新闻中心
首页 >> 信息动态 >> 新闻中心 >> 正文

AI引领 未来已来生物工程学院成功举办人工智能生物交叉学术研讨会暨“知微育见•对话未来”主题讲座活动

2024-07-17  点击:[]

合影

12月18日,生物工程学院人工智能生物交叉学术研讨会暨“知微育见•对话未来”主题讲座活动在知微楼128会议室举行。华为云AI4Science总经理、医疗首席科学家乔楠,华为云辽宁基地拓展总经理刘振杰,华为云计算校招HR赵旻,华为云计算AI科学工程师赵彬等作为特邀嘉宾出席活动,生物工程学院院长贾凌云教授,未来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侯庆敏,学院领导班子、相关领域专任教师和来自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化工学院的教师代表共同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生物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杨君教授主持。

院长贾凌云教授

贾院长

致辞,她首先代表学院欢迎各位嘉宾、老师参与本次活动,从学科发展历史、师资队伍、科研平台建设、科研成果、人才培养及人工智能与生物学科交叉融合等方面对学院及智能生物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希望通过对话交流,聚焦未来新兴科技人才培养,集中学院优势教科研先进资源,推进课程体系创新重构,以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方式形成“智能+”、“生命健康+”等国家战略方向的学科交叉融合,实现新一代人工智能时代下传统工科研究范式的变革。

侯庆敏书记结合未来技术学院的建设过程、各项工作开展成效及未来学科交叉合作发展方向等方面,向与会嘉宾介绍了人工智能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未来技术学院在AI与传统工科实质性交叉合作和交叉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领域进行的初步探索,并依托学校书院管理模式改革,采取一系列措施,构建融通式协同育人体系。

乔楠博士

侯

从个人的求学成长和科研工作经历出发,强调人工智能与生物信息等多领域学科交叉融合的必然趋势和重要性,并介绍了华为云AI4Science在基因测序、药物研发、临床研究、气象研究等领域的技术能力和取得成效。他表示,通过校企合作,优势互补,华为云AI4Science利用最先进的AI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将为科学计算领域相应大模型的AI能力开发提供强力支持。

乔

下午的学术报告会分别由八位我校在人工智能领域与专业学科交叉融合方面有突破性进展的老师进行报告。报告会由智能生物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院长助理刘嵘明教授主持。

分报告连图1

分报告连图2

计算机学院申彦明教授以“基于图神经网络的分子建模”为题,介绍了图神经网络技术在不同学科研究场景下的实际应用。软件学院王忠教授以“面向转录组学数据的模型构建和软件开发的研究”为题,介绍了生物学转录原理及围绕转入调控元素识别、转录因子节危险预测、转录调控网络预测等工作开展的相关研究。软件学院何增有教授以“基于假设检验的生物网络分析”为题,介绍了如何利用网络假设检验的方式控制各类生物质检测质量。生物工程学院赵宗保教授以“非天然辅酶偏好性改造”为题,从生物转化技术、生物合成技术及化学生物学三个方向,介绍了利用生物制造来获取油脂或天然脂质代谢产品的研究发展。生物工程学院薛松教授以“AI技术在蛋白质设计和蛋白质结晶条件优化方面的设想”为题,提出了利用AI技术的强大算力,进行蛋白质晶体条件的优化,从而实现蛋白质设计的设想。生物工程学院林佳奇教授以“mRNA药物和疫苗:数字化药物的先行者”为题,介绍了利用人体自身的细胞工厂进行mRNA药物研发相比于传统药物研发技术的巨大优势。生物工程学院刘嵘明教授以“基因编辑核酸酶的挖掘与应用”为题,介绍了如何利用高精度基因编辑核酸酶的开发,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基因编辑。生物工程学院康巍副教授以“酶催化的空间工程”为题,介绍了基于液液相分离的反应器,将酶的催化过程与AI技术相融合。

参观连图

学院党委书记杨君教授带领与会嘉宾参观了学院教育部智能生物制造重点实验室和辽宁省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作了详细介绍。

研讨会后,来自生物工程学院和未来技术学院的近百名本研学生共同参加了“知微育见•对话未来”主题讲座活动,活动由生物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赵婷婷主持。乔楠博士以“华为在AI4Science领域的探索和实践”为题,揭示了人工智能在未来科技领域的发展前景,并提出要把生物学、数学、计算机、物理、化学等多领域知进行识整合,运用生物医学领域数据分析,构建机器学习的模型和深度学习模型,并鼓励同学们要紧跟时代步伐,走近人工智能领域,共同打造AI科学计算产业的智能底座。

_DSC5475

近年来,人工智能驱动的数据密集型第四范式正在改变科学技术领域的创新模式。科学大数据+大规模算力+高性能AI模型代表了计算领域的新一代方法和科学机遇,衍生出AI for Science或称科学智能研究模式。本次研讨会通过学术报告、座谈交流和参观考察,为各领域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共同探讨的平台,为学院智能生物工程学科发展和校企融合拔尖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机遇和新模式,为我校“智能+”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助推我校一流建设“加速跑”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向。